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十四五’期间,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对网络安全都越来越重视……但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人开始对安全现状感到不安,总是感到从一个包围圈跳进了另一个包围圈。如何突围,在‘十五五’期间打个翻身仗,成为广大客户和安全产业的时代之问。”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主论坛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开幕峰会6月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网络安全产业从“十四五”迈向“十五五”的关键时刻,本届大会将主题确定为“安全突围:重塑内生安全体系”。主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作同题主旨演讲。
齐向东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前所未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智能体和AI垂直应用快速普及背景下,传统数据保护失灵,这说明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企业安全。而在大国博弈与人工智能叠加的复杂环境中,网络安全产业该如何突围呢?
为回答这些时代之问,齐向东在复盘奇安信成立以来近千个网络安全防护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安全产业需重视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重塑体系才是突破当前产业矛盾的核心所在。
体系力量是突围之钥
“体系”是此次大会的重要关键词。齐向东在主旨演讲中重点阐述了体系对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价值,他提出,体系力量是网络安全产业的突围之钥。
“网络安全目前到了需要突围的时候。”在演讲开始之初,齐向东就直指当前网络安全产业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性,他结合对全球最新局势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判,强调体系化作战、体系化建设已成突围重要力量。他说:“体系化择优将替代单品择优、体系化设计将替代拼盘设计。”
然而,当前网络安全产业却难以跟上体系化建设的趋势。他说:“在长期‘让我做、要求我做、我凑合做’的被动导向下,安全建设陷入了‘缺啥补啥、低价中标’的拼盘惯性,安全防护大多缝隙丛生、‘中看不中用’。”
齐向东认为,当前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面临三重困境,分别是体系思想落地不畅、大小体系融合瓶颈、“小体系”运营梗阻。
自2019年提出内生安全理念,奇安信6年来的实践已证明内生安全能够激发出网络安全的涌现效应。目前,内生安全体系已在数百个大型机构成功落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零事故”的世界纪录更彰显出内生安全体系的巨大价值。
体系重塑是突围之道
体系化建设意味着网络安全也需要秉持系统集成理念,将系统思维运用于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中。齐向东提出,重塑数据聚合模式、安全运营模式和生态合作模式,是安全行业重塑体系、实现突围的三大路径。
“数据的体量决定体系的规模,数据的质量决定体系的能力,数据的关联决定体系的效率。”齐向东提出,重塑数据聚合模式需要拔烟囱、扫盲区,其原则为覆盖足够广、采集足够深、关联足够完整。
他表示,全覆盖、多维度的安全数据集是聚合的基础;采集足够深意味着数据颗粒度足够细,可以展示更多细节,这有助于发现传统检测技术无法发现的隐藏威胁;而上下文关联度足够高的数据才能还原威胁全貌,避免因缺乏上下文导致误判或漏判。
重塑安全体系的第二条路径是构建反馈回路,重塑安全运营模式。齐向东说:“要让内生安全体系真正起效,关键靠运营,安全运营的本质,就是构建高效通畅、螺旋上升的反馈回路。”
重塑生态合作模式是重塑体系的第三条路径。齐向东介绍,重塑并不意味着完全推倒重来,而是要找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破局点,由“安全体系总设计师”作为兜底组长,确保体系成功落地。
齐向东表示,政企机构要基于自身现状,遵循“先来后到”或者“以小服大”原则,确定一个“安全体系总设计师”,把“万家造”的设备、平台、能力、中心统筹纳管,将不同厂商分散的安全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起真正有效的、纵深防御的统一安全体系。
“当前时代正在催化安全产业实现从分散到聚合、从低效到高效的跨越。”齐向东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体系建设永无止境,共生、共荣、共赢的生态合作理念才是实现网络安全产业突围的关键。
齐向东最后表示:“希望与各界同仁一道推动体系重塑网上配资平台开户,编织出一张适配时代要求的安全防护网,打赢这场安全突围之战。”
天天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